佛心本如止水,澄澈明净,映照万物而不染尘埃。然世间万象纷繁,人心浮动,纵是修行之人,亦难免心动之时。
晨钟暮鼓间,青灯古佛旁,一念起则万念生。或为窗外落花感伤,或因经文中一字顿悟,或见众生苦厄而悲悯。此心动非俗世之贪嗔痴,乃是佛心对尘世的慈悲回应。
昔有禅师见桃花而悟道,其心岂非易动?然此动非凡动,是般若智慧的生发,是菩提心的显现。佛心之动,如明月映千江,虽影随波荡,月体本不动。
修行非是要心如枯木,而是要修得动中见静,乱中取定。知动而能不动,感物而不滞于物。这般易动之心,实是佛家最珍贵的觉照。
故曰:佛心易动,动的是慈悲,是智慧,是渡世之愿。看似易动,实则如如不动,只因一切动皆从本心流出,终将回归本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