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确备份目标,包括备份频率(每日/每周)、保留周期、存储位置以及恢复时间目标(RTO)和恢复点目标(RPO)。
检查数据库服务器状态,确认存储空间充足,网络连接稳定,并准备备份介质(如专用存储设备或云存储空间)。
根据预设策略运行备份命令或脚本。对于大型数据库,可采用全量+增量组合策略,平衡备份效率与存储成本。
通过校验和验证备份文件完整性,必要时进行试还原,确保备份数据可用且未损坏。
记录备份作业结果,包括备份大小、耗时、状态等。设置告警机制,对失败作业及时通知运维人员。
每季度至少执行一次恢复演练,验证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,确保灾难发生时能快速恢复业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