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这一系列中的一员,Hyper Dunk 2015(以下简称HD15)在发布之初就引起了广泛关注
本文将从包裹性、缓震性、保护性、抓地与耐磨性、透气性以及其他细节方面,对HD15进行全方位的测评,力求为大家呈现一个真实、全面的HD15
一、包裹性:紧致而略显不足 HD15的鞋面采用了Nike主流的fuse鞋面技术,这种材料在触感上显得更为绵密和紧凑
然而,初上脚时,HD15给人的第一印象是“硬”,无论是鞋头、鞋面、鞋帮还是鞋底,都显得相当硬朗
这种硬度在包裹性上带来了一定的挑战
HD15的鞋身设计高度一体化,fuse鞋面配合flywire技术,使得鞋子在静态时显得非常紧致
鞋子的前掌部分设计有内靴,这一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鞋面硬度带来的不适,提升了前掌的包裹性
然而,内靴的设计并未覆盖到脚趾尖的位置,这导致在急停或点地发力时,脚趾部分会有一种不稳定感
尽管HD15的鞋帮高度并未超过脚踝,但flywire飞线技术的加入使得鞋子在系紧鞋带后能够更贴合脚部
不过,由于鞋面硬度较高,长时间穿着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迫感
总体来说,HD15的包裹性在紧致的同时略显不足,尤其是在脚趾部分和脚踝的灵活性上有所欠缺
二、缓震性:中规中矩,需时间磨合 在缓震性方面,HD15采用了全掌phylon+前后双zoom的设计
在经历了lunarlon缓震三代之后,zoom的回归无疑为HD15增添了不少亮点
然而,初上脚时,HD15的鞋底显得既薄又硬,让人对其缓震性能产生了一定的疑虑
经过多次实战后,HD15的缓震性能逐渐显现
phylon材质需要一段时间磨合才能踩开,当phylon产生一些线条压纹时,脚感会有明显的提升
此时,前后掌的zoom气垫开始发挥作用,为脚部提供了一定的反馈和Q弹感
然而,这种缓震效果并不极致,而是恰到好处地满足了日常实战的需求
对于体重较大的球员来说,HD15的缓震性能可能略显不足
但对于一般体重的球员来说,HD15的缓震性能已经足够满足需求
在需要缓震时,它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;在需要发力时,又能给予迅速的回馈而不至于过软塌陷
三、保护性:出色而全面 在保护性方面,HD15的表现堪称出色
首先,鞋面的硬度为保护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
鞋头内侧的热熔涂层加强了区域硬度,防止了过度形变,有效保护了脚趾
在实战中,即使被踩到脚趾,也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或疼痛
其次,HD15的鞋帮设计也颇具匠心
不同于一些简单直筒设计的鞋帮,HD15的脚踝处采用了环形踝骨垫片,并配有分割开的海绵,大大提升了穿着体验
系紧鞋带后,鞋帮能够紧紧贴合整个脚踝部分,提供稳定的支撑
在脚踝发生过度扭曲时,略显刚硬的鞋帮和紧绷的飞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脚踝免受伤害
此外,HD15的外底设计也增强了保护性
虽然未采用XDR耐磨橡胶,但人字形纹路的外底提供了良好的抓地力和耐磨性
同时,外底橡胶延伸到了侧面,提供了支撑与抗扭转的功能
四、抓地与耐磨性:值得信赖 HD15的外底采用了人字形纹路设计,配合橡胶材质,提供了出色的抓地力和耐磨性
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场地,HD15都能够保持良好的抓地效果,确保球员在急停、急起等动作中能够迅速稳定下来
尽管HD15未采用XDR耐磨橡胶,但经过多次实战后,外底的磨损情况并不严重
这得益于其坚固的橡胶材质和合理的设计
因此,对于经常在外场打球的球员来说,HD15的抓地与耐磨性仍然值得信赖
五、透气性:略显不足 在透气性方面,HD15的表现略显不足
首先,鞋面看不见明显的透气孔,这使得鞋子在长时间穿着后容易感到闷热
其次,鞋子内部还有一层厚实的内衬,进一步限制了空气的流通
因此,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实战中,球员可能会感到脚部不适
然而,对于一双实战篮球鞋来说,透气性并不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
在追求包裹性和保护性的同时,透气性往往会有所牺牲
因此,对于HD15在透气性方面的不足,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理解和包容
六、其他细节:设计用心,但仍有遗憾 HD15在细节设计上也颇费心思
例如,鞋舌采用了网眼材料,保证了透气性;动态飞线设计粗壮且只有一根,避免了挂断的问题;鞋头和小拇指外侧增加了热压材料,提升了前掌包裹性和脚趾保护
然而,HD15在细节上仍存在一些遗憾
例如,未采用XDR耐磨橡胶对于经常在外场打球的球员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遗憾;鞋垫虽然中规中矩,但并未提供额外的缓震效果;足弓处未采用TPU支撑材料,而是用外底橡胶延伸到了侧面来提供支撑与抗扭转功能,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鞋子的整体稳定性
七、总结:钢筋铁骨下的实战利器 综上所述,HD15在包裹性、缓震性、保护性、抓地与耐磨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实力
尽管在透气性和细节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,但总体来说,HD15仍然是一双值得推荐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