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yperMesh作为一款强大的有限元前处理软件,以其高效、灵活和易用的特性,在各类工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
其中,从网格生成实体是HyperMesh中的一项重要功能,对于复杂模型的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具有极大的帮助
本文将详细介绍在HyperMesh中如何从网格生成实体的整个流程,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,确保读者能够熟练掌握这一关键技能
一、网格生成实体的基本原理 在HyperMesh中,由网格生成实体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 1.读取inp数据生成网格体:首先,HyperMesh读取输入文件(通常为inp格式),这些文件包含了模型的网格信息
2.由实体网格生成面网格:接下来,通过处理和分析这些网格数据,HyperMesh会生成面网格
面网格是连接实体网格和最终实体模型的重要桥梁
3.生成Surface壳体:通过对面网格的进一步分析和计算,HyperMesh会生成Surface壳体
这一步骤是连接面网格和实体模型的关键
4.由Surface壳体生成实体:最后,利用生成的Surface壳体,HyperMesh会生成最终的实体模型
二、详细操作步骤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流程,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如何在HyperMesh中从网格生成实体
1. 导入目标inp文件 首先,打开HyperMesh并导入目标inp文件
这个文件应该包含模型的网格信息
在导入过程中,确保文件路径和名称正确,以避免出现错误
2. 数据备份(可选) 为了防止操作错误导致数据丢失,建议新建一个component,并将目标离散体单独复制进去
这一步骤虽然并非必需,但强烈建议执行,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
例如,可以新建一个名为“001”的component,然后使用“shift+f11”的快捷命令将目标离散体复制进去
3. 生成壳网格 接下来,激活“001”component,然后使用命令“tool/face”进入壳网格生成命令执行窗口
在这个窗口中,选择目标element单元,并在tolerance中填写最小允许公差(一般默认0.01即可,如果网格太细,可以适当减小公差)
点击“fide face”命令后,HyperMesh会开始通过捕捉网格轮廓计算生成壳单元
当计算完成后,会自动生成一个新的名为“faces”的component
此时,可以单独显示新生成的“faces”component,并隐藏部分网格,以查看生成的网格壳单元
4. 生成Surface壳体 激活“faces”component,然后执行命令“Geom/Surfaces/From FE”,选择刚刚生成的网格壳单元,并点击“creat”
此时,HyperMesh会根据网格壳单元生成Surface壳体
为了确认是否成功生成了Surface壳体,可以通过隐藏任意面来查看
需要注意的是,生成的Surface壳体可能包含很多切割线,这些线条可能会影响最终生成的实体模型的质量
因此,在生成实体之前,需要手动搜索并删除这些不必要的线条
对于某些复杂模型或不规格网格,可能会映射出破面
这些破面需要手动修补成封闭的Surface壳体,因为破面的Surface壳体是无法生成实体的
5. 生成实体 在修正完切割线和破面后,执行命令“Surface/solid/Bounding Surface”,选择刚刚生成的封闭Surface壳体,并点击“creat”
此时,HyperMesh会根据封闭的Surface壳体生成三维实体模型
需要注意的是,生成的实体模型可能看起来并不完美,因为之前的Surface壳体可能包含一些不必要的细节
如果需要,可以对生成的实体模型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和修饰
6. 导出CAD模型 最后一步是导出CAD模型
选择需要的格式(如IGES、STEP等),并将模型导出到CAD软件中进行查看和编辑
在导出过程中,确保选择正确的文件格式和设置,以确保模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
三、注意事项和技巧 1.数据备份: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,务必进行数据备份
这可以确保在出现错误或问题时能够恢复到原始状态
2.公差设置:在生成壳网格时,合理设置公差是非常重要的
公差过小可能会导致计算时间过长或生成不准确的壳网格;公差过大则可能导致壳网格过于粗糙或丢失细节
3.切割线和破面的处理:生成的Surface壳体可能包含很多切割线和破面
这些线条和破面需要手动处理,以确保生成的实体模型的质量和准确性
4.网格划分:在生成网格时,可以根据模型的复杂性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网格划分方法
例如,对于复杂曲面,可以使用自动网格划分工具(如automesh)和手动网格划分工具(如拉伸、旋转等)相结合的方式,以提高网格的质量和效率
5.实体编辑:生成的实体模型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和修饰
例如,可以使